【字体:
打印
潜心教学科研服务生态建设——卜耀军
     —记榆林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卜耀军

卜耀军,男,汉族,1978年2月生,陕西省绥德县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教授,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理事,中国生态学会会员。学科方向为“植被恢复”,主要从事植物科学与技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及园林等专业的教学和植被恢复、牧草栽培及水肥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钻研教学,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承担了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土壤与植物营养》《土壤学》《植物资源学》《环境保护概论》《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文献检索与利用》《计算机农业应用》《农林气象学》《沙漠学》等多门专业课程的主讲、实验实习和辅导任务。指导了10届60多名本科生的学士学位论文研究与撰写工作,同时,参与了榆林学院升本以来10届本科生的论文答辩工作。教学态度认真,查阅并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实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得讲授内容充实易懂。坚持课程实验和生产实习环节相结合的教学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研究,指导学生进行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测试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技能,树立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观念,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授课方式。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授课效果良好,受到同行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同时,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课堂内外,注重言传身教。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传播专业知识,而且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严谨治学、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教书与育人协同促进。为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潜心研究,服务地方生态建设。在搞好教学的同时,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科研工作中,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努力钻研,积极探索,形成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教学协调发展模式。通过自身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的专业知识积累和科研能力培养,结合陕北生态文明建设及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需求,已发展形成“植被恢复”研究方向。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服务地方专项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榆林市产学研合作项目及榆林学院校内项目等各类基金项目15项,经费累计达150万元,目前10项已结题,5项研究进展顺利。同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多项重大研究项目。

教研成果丰硕。出版学术专著2部,即《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的研究》和《黄土丘陵区微地形生境条件及植被恢复评价》;在国内外重点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3篇,CSCD收录20篇,主要为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Nature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The Open Biotechnology Journal》《INMATEH-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应用生态学报》《水土保持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农学通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植物科学学报》《水土保持通报》《水土保持研究》《生态经济》《西北农业学报》《陕西农业科学》等国内外重点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3篇,CSCD收录20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件,即“一种自动式伸缩棚膜浆果类作物多行覆盖防雨棚”,专利号:。

2012年获“第七届京区地理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2012年获榆林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3年获“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3年获“榆林市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014年获“第七届榆林青年科技奖”荣誉称号;2015年获“榆林市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6年获“陕西省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学术贡献突出。拓展和深化了植被恢复研究领域。国内外植被恢复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尺度和流域尺度,卜耀军博士率先在微地形尺度系统地进行了植被恢复研究,揭示了不同微地形土壤水分、养分特征及分布规律,建立了微地形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微地形植被恢复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提出了微地形植被优化配置模式;开展了生态修复植物引种及高效栽培技术创新研究,针对农牧交错区(陕北榆林)复杂立地条件下生态环境建设及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展开冬闲田风蚀防治、生态修复植物品种(优质牧草: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燕麦等)引进、筛选及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水肥管理)、土壤改良技术模式等研究,承担了多项相关科研项目,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勤恳耕耘,精心服务地方经济  根据区域农业生产实际和发展需要,先后参与《榆林市“十二五”、“十三五”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中的现代特色农业领域内容的撰写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执笔完成榆林市“193”农业科技工程规划,提出立足区域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发挥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占位优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力,产业发展为动力,以技术示范辐射带动为助力,坚持全面提升榆林市特色农业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能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则,着力打造以九大特色农业种业、专业合作社、特色农产品加工贸易为核心的产业链;围绕产业链,着力打造由产业发展技术咨询委员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技术研发共享平台、科技专项和科技特派员为核心的科技链;构建以现代化的九大特色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园和九大特色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为窗口的展示平台;形成产业链+科技链+展示平台模式的榆林特色农业产业经济链;明确了全面提升陕西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农业科技工程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示范和技术应用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与良性循环,取得明显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总体目标。近年来为榆林市委组织部举办的榆林市干部现代特色农业专题培训班授课多次;作为榆林市农业项目评审专家,多次参与榆林市科技局的项目评审;作为榆林市草原工作站特邀草牧业专家经常为全市畜牧业技术人员开展专业培训。

作为一名年轻高校教师,在党的培养下,虽然已经在科研教学及服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继续扎根毛乌素沙漠边缘,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