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打印
健康所系创新不止——王波

王波,男,19741015日生,陕西榆林人。大学学历,国家执业医师。现任榆林市中医院骨二科副主任,骨科副主任医师。现为中华医学会会员,陕西骨科学会骨肿瘤学组委员,榆林骨科学会委员。1998年延安医学院毕业后在市二院工作2年调入发展中的榆林市中医院骨科工作。在工作的10余年中,忠于党和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曾于2002年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进修学习半年,后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骨科进修显微外科及创伤骨科、关节外科。2006年在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进修骨肿瘤及关节外科。2007年担任骨二科副主任。


一 思想上积极进取

作为一名骨科医师,他深知自己是救死扶伤的积极责任者;工作中,注意培养自己的医德医风,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由于目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蔓延,部分患者在术前要给医生送红包才感觉可靠、踏实。遇到这种情况,他总是向患者耐心解释医生会认真对待每一个患者,不会因为所谓的送与不送而区别对待任何一位患者,实在推托不掉的在事后又委托护士长交在患者的住院帐上。评着熟练的技术,良好的医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在患者中树立了良好的白衣天使形象,也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在2005年度获得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年先进个人”称号及“行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受到医院嘉奖。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思想上始终本着患者无小事的态度,坚持从医院大局出发,着眼每一个病人的理念,做到了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一切为了病人2002年横山马房爆炸事件中,他凌晨接到医院的通知,赶赴医院进行急救,一直工作到深夜,抢救了数名危重患者。2008年我国汶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该同志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抗震救灾医疗预备队,随时待命。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数年来累计献血4000余毫升,于2008年由榆林市政府授予无偿献血荣誉奖。

二 对待业务工作精益求精

作为一名临床骨科医师,他深知光有良好的医德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为病人解决实际病痛。为此他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潜心学习专业知识,钻研手术技巧,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保持在业务工作中的优秀状态和水平,他分别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骨科及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肿瘤科、骨关节科进修学习。学习期间,认真管理每一位患者,从每一例手术中体会精髓。在医院学习之余,经常参加国家级的学术会议,聆听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由于进修期间的优异表现,获得上海交大附属六院2002年度优秀进修医生称号。学习回来后,规范的开展了四肢骨折的带锁髓内钉固定技术,复杂肢体创伤的修复、周围血管神经损伤的规范处理技术、断指再植手术及人工膝关节、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业余时间坚持学习骨科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不间断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2007年担任科室副主任,负责制定了科室的诊疗常规,骨科石膏夹板固定告知书,骨科内固定告知书以及骨科常规手术规范。他对骨科领域的新技术有较强的学习及接纳意识,院内最早开展四肢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技术,完成院内首例双侧股骨头坏死一期关节置换手术,市内最早开展PFNA内固定技术。近几年院内开展新技术8项。针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及我区骨关节炎患者众多的现状,在搞好传统创伤骨科的基础上,工作重心向关节外科倾斜,致力于利用最先进、最合理的技术能为关节疾患患者解除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做出自己贡献。目前在独立完成初次髋、膝关节置换的基础上逐渐开展了比较复杂的关节置换翻修手术,在该领域有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特的理论见解。在临床工作之余、注意知识及经验的积累,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工作,学风严谨,勇于创新,成绩突出,在我市率先开展了“GSH钉结合CPM治疗陈旧性股骨髁上骨折并膝关节僵硬”,“外固定支架结合内固定治疗复杂骨盆骨折MIPO技术结合LCP治疗肱骨干粉碎骨折”等新技术、新项目,处于省内或市内领先水平。2000年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2001年获市科技成果三项、2002年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2003年获市科技成果一项、2006年度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两项、科技成果三项;2007年度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2008年度获市科技成果一项。2011年度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2012年度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业余时间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其中《腰臀筋膜皮瓣治疗骶尾部褥疮》及《外固定支架结合内固定治疗复杂骨盆骨折》、《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临床的应用》发表在实用骨科杂志,《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K—L入路治疗髋臼骨折》、《GSH钉结合CPM治疗陈旧股骨髁上骨折并膝关节僵硬》、《MIPO技术结合LCP治疗肱骨干粉碎骨折》发表在国家级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合作撰写论文10余篇,均发表在国内相关期刊上。鉴于他对新技术的钻研及对临床工作的执着,近几年年市组织部、人事局、科协授予其第四届青年科技奖,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市直工委授予市直机关优秀青年标兵称号,市中医院授予其优秀青年标兵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凝结了王波同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热爱,对患者的责任感和对业务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

三、以模范榜样作用工作

2007年王波同志担任骨二科副主任后,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又重了一分。不仅要在科室起到表率作用,同时要协助主任搞好科室日常工作,负责实习进修人员的代教和科内低年资医生的业务学习。促使他们临床业务工作更上一层楼。他时刻以维护科室的利益为重,以顾大局、识大体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体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以做到处事公正,为人正直;敢为人先,敢于承担责任,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2008年度,中医院创三甲工作正式进入冲刺期,这在医院发展的历史上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创建成功,不仅圆了中医院几代人的梦想,而且会极大的提高医院的品牌形象,在陕北地区将是唯一的一家三甲医院。王波同志主动承担负责了科室的所有医疗文档的总结、规章制度的完善、诊疗规范的书写以及特色手术的操作常规的制定。为此,他放弃了日常的休息时间进行整理书写工作。使骨二科的文档资料受到了省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中医院三甲创建工作最后以超高分获得成功,王波同志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一名医生,他说我的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创新,虚心学习,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把他们当亲人一样,急他们所急,想其所想,一心为病人的康复去工作,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我将终身坚持。我不过是普通一兵,我的许多同行,他们从没有信誓旦旦的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典型事迹,有的只是无私无畏、默默奉献。他们用亲人般的关爱温暖着患者,用简约平实得人生履历诠释了医生这个职业深刻的内涵。我同他们一样,履行了一位医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骨科临床工作者,他的追求就是能用掌握的技术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