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打印
白万才同志事迹材料

白万才,男,汉族,榆阳区人,19692月出生, 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语言文学本科学历。1992年参加工作,从教20年,担任班主任工作15年。20078-20134月,任榆林市第十中学教务主任教学副校长,现任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处长,同时承担矿业工程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


一、热爱教育事业,坚守三尺讲台。

父母都是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了三十多年的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他深受父母影响,从小就懂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干一行,爱一行”的道理。他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能依法执教,廉洁从教,在学生和家长中间有良好的口碑。

在工作中,他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坚持学习,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力求通过自己的学识、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学生和周围的年轻老师,让他们“学会做人,立志成才”。从教20年以来,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榆林中学工作的15个年头里,一直承担两个班以上的高中语文教学任务同时兼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政教处工作。期间由于工作的需要,到市委工作了半年,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三尺讲台的眷恋,又一次回到了学校,开始了他的教书育人生涯!别人不理解的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呀!”,可他却乐观的说:“那看吃的是什么草,如果是灵芝草,那未尝不可!”20076月,他被市政府确定为榆林市第十中学筹建组成员,就拉开了他为教育事业奉献的新的大幕!

从建校初期的办学所需的一盒粉笔、一个本子、一本教材开始,一步步精心准备学校开学的一切工作,积极参与招生、招教师活动,安排课程,协调工作……使得在榆林中学旧址相对条件较差的情况下,2007826日准时开学!从建校的第一节课开始,一直坚守三尺讲台,一边搞教学,一边搞教研,一边搞管理,一边写材料,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几乎年年超负荷工作,但他任劳任怨,矢志不渝,以学校为家园,以育人为己任,一心在三尺讲台上谱写自己的人生华章。

二、教书不忘科研,育人注重。

从教的20年中,在他的精心培育下,有白萌(北大,98届市理科状元,现在西安交大副教授)、邢珏珏(北大,中国旅游规划院),霍琨(北大,2002届市文科状元,现北京大学人事部)、王文迪(清华,2002届理科第二,现微软中国公司)、王健阳(北大本硕博,现北京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李锦飞(北大,现百度公司),孙燕(北大,2006届榆中状元)、武卓韵(香港中文大学,2006届榆中),梁海龙(新加坡国立大学,2006届榆中),王帅(中国矿大,2010届十中)等十几位学生考入全国著名高等学府,有的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可以说桃李飘香。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期学生的身心健康始终牵动着他的心,他不断钻研中学心理学,研究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大胆探索,不断超越。他撰写的《百年大计,德育为先》德育论文获得“十五”国家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评比中获国家级三等奖;他的心理教育论文《中学生不良心理疏导》获得由中央德育研究所主持的“十五”国家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评比中获国家级三等奖。他理论联系实际,并大胆实践,在他的细心疏导、耐心教导下,有不少同学成功摆脱了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的困扰,孩子们忧郁的脸上又一次次绽开了笑容,他们再一次驶入了人生的正确航线。毕业好多年了,至今还有好几位受到他特别关爱康复的学生与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他非常清楚“学校的发展在于教师”的道理。他非常热心于青年教师培养。在他的热心培养与悉心指导下,榆林中学的郝浩军、张瑜、武华、房美清、尚巧英、榆林市第十中学的胡青、杨妮、张莉等好几位青年教师,已经顺利走过了“一年上岗,三年合格,五年基本有特色”的培养历程,初步形成了自己在教学特色,成功的站稳了讲台,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三、博观约取,勤奋学习,厚积薄发,铸就成功。

他崇尚科学、热爱学习、刻苦钻研,希望将自己塑造成一位像魏书生、程红兵、李希贵、蔡林森一样“专家型”、“学者型”的名师。所以,他在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不断地加强业务理论的学习,努力掌握最新的课改动态与教科研信息,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曾参与完成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课题——“奇快作文”课题研究,并已结题,学校获得优秀实验学校称号,他获得优秀实验教师称号。正在参与陕西省级科研课题——“构建新型学校德育模式”课题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省级课题。有十几篇论文研究成果获国、省、市奖励:2003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获得国家一等奖,《百年大计德育为先》获得“十五”国家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评比中获国家级三等奖;2004年,《中学生不良心理疏导》、分别获得“十五”国家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评比中获国家级三等奖; 2005年,《转变角色重在转变观念》获陕西省教科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2008年,《用人格的魅力感召学生成人的信念》获《陕西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自身素质在德育工作中的潜在影响》在省教育学会论文交流评比中,获一等奖并在《陕西素质教育》发表。《学校德育工作的五个途径》在《德育报》发表。他曾负责编纂了《榆林市第十中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2011榆林市第十中学高考备考资料选编》《2012榆林市第十中学高考备考资料选编》等11册校本教材,填补了学校的空白。

由于他在教育教学、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加之他为人正直,师德高尚,受到师生、家长的好评。所以曾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曾199619992000年三次出色完成全市中考命题任务;曾被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抽调参加了全市27所高级中学的“高中学校发展水平316督导评估”活动,担任第三组——“教学教研、办学水平、办学质量”考核组组长,出色完成项目评估任务,受到各县区及市教育局好评。被市教育局抽调参加了对华栋中学、高专附中、佳县中学的市级标准化高中的验收工作;被市教育局推荐参加了由省教育厅组织的对西安市八十九中、八十五中、户县一中省级示范中学验收工作,工作中表现突出;多次被聘为省市“教学能手”竞赛、优质课展示、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教师招聘、应届大学生临聘、基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等活动评委,皆能公正、公平、客观评判,受到组织单位广泛好评。201110月,被市教育局选派赴苏州市参加“中学骨干校长管理能力提高培训”顺利结业,回来后上交了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收编入“苏榆教育合作”成果集。201111月,作为榆林市高中语文唯一代表,到北京大学参加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2011)”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北京大学高中语文班培训,顺利结业。通过高规格的培训,使他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教学业务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工作中能率先垂范,校内业务综合考评连年A级,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年度“先进工作者”。在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课题——奇快作文课题研究中,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 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优秀教师”; 当选为陕西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委员理事;被市教育局、人事局确定为省“三五”人才候选人(已公示);被评为榆林市“一五二”二层次人才;被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科协授予榆林市“第三届榆林市青年科技奖”; 并确定为“青年科技专家”候选人,并市科技局、科协收入科技专家库; 被评为榆林市高中语文“教坛新秀”; 被评为榆林市“师德标兵”;被榆林市教研室、榆林市语文学会授予首届“榆林市语文十大名师”称号,被授予“榆林市五一劳动奖章”,被教育局确定为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省级校本研修专家。他正在一步步地努力向他心目中的理想迈进,他深知脚下的路还很长,但他坚信,只要认定目标坚持走下去!加上组织的培养,他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用行动见证足迹,用成绩彰显实力。

他励精图志,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奋刻苦,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时刻为把榆林市第十中学办成一流名校而耕耘着。他在榆林市第十中学主要负责教学管理工作。他始终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吃住在校,以校为家,勤奋工作,能始终密切配合校长及领导班子工作,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大局出发,大胆创新,勇于改革,大力推行“六步教学法”“诱思探究教学法”“作业分层次布置法”“一评二改三检查”纠错法,努力做到校本研修日常化、实用化、科学化、课题化;通过抓教研夯实了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做到“基础知识点点落实,能力培养步步提高,专题训练层层深入,综合训练融会贯通”,最终做到“日会”“周清”“月结”。努力做好教师的专业评价和是的评估,探索实施过程性评价体系,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努力践行学校“为学生提供成功机会,为老师提供发展空间”的办学理念。团结同志,勤奋工作,基本上天天生活在校园,尽心竭力,努力干好关系学校发展的每一件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团结同志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使学校的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 

修德育人,精细管理,促进教学良好发展,教育教学成绩斐然:在2008-2013年参加的全国数、理、化、生奥林匹克竞赛,全国英语能力竞赛、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全国数理化能力展示大赛等大型比赛中,我校有120多名同学获省级一、二、三等奖;教师们先后交流发表的各级各类论文有100多篇;在2010年高考中,首届毕业生473人,二本上线达105人。三本上线有330多人,本科上线率达70%2011年,高三毕业生,有494人参加高考,129人上了二类本科分数线,其中有120名同学中考成绩都在500分以下,2012年高考二本上线人数131人,二本上线率28%,本科上线率90%2013年高考二本上线人180,上线率38%。学校大发展已经步入了快车道。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奖励60多项。学校被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年度工作“先进单位”; 被指定为市教育系统“双创”示范学校;被市教育局、市慈善协会确定为“慈善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 获得陕西省省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评比二等奖;获陕西省学校网站建设评比二等奖;被市文明办评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先进集体;被陕西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绿色文明示范学校”,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标准化高中”被省教育厅、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确定为“骨干校长实训基地学校”。

五、回顾过去,常思不足;展望未来,再谱新篇

    在21年的教育生涯中,有辛酸,有欣慰。2013年,由于工作的需要,他被调到了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由一名“普教人”转换为“职教人”,角色改变了。但他一直努力坚持“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工作中反思,反思中工作;学习中反思,反思中学习”的工作原则。他总感觉,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组织上却给予了很多荣誉,他深深的懂得,这是组织希望自己根本更上一层楼!他也明白,成绩只能说明过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脚下的路途还很漫长,肩上的担子还很沉重!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需要提高完善的地方很多!

他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要有组织的关怀、领导的悉心指导、大家的监督帮助、自己的不懈努力,他坚信,自己的思想认识一定会再上新水平!自己在职业教育工作一定会再上台阶!一定会为榆林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