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打印
榆林市科技创新驱动能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为全面实施我市“创新引领、主动转型”战略,努力寻求企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新方向,切实了解我市科技创新驱动能化产业发展情况,1115日至16日,市政协副主席麻占平带领调研组到榆阳区、神木县先后实地查看陕西神华MTO项目、锦界南区污水处理厂、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榆林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空间、科技局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等并进行了专题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考察组对我市科技创新驱动能化产业发展的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科技创新与能化产业的融合、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建议。

一、科技创新与能化产业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科技创新的方针政策,从理论宣传、政策扶持、经费投入等多方面入手,以科技项目实施为载体积极推动全市科技创新驱动能化产业发展。“十二五”以来,我市围绕能源化工、环境保护、镁煤循环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承担实施了“兰炭产业链升级及园区示范”、“煤炭多联产关键技术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 绿色高效镁煤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一系列重大科技专项,解决了焦油回收率低以及兰炭生产信息化程度低、废水处理不过关、产业链之间耦合度差、节能减排压力大等技术问题。通过能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突破了一批制约我市能源化工基地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神木天元化工开发的粉煤回转热解制取无烟煤技术、中低温煤焦油延迟焦化技术、精酚提取技术,形成了榆林版煤制油特色技术。延长石油榆林能源公司实施项目,实现了油、气、煤资源的一体化高效耦合应用。延长石油煤油共炼项目开拓了油、煤资源一体化应用的新途径。陕西未来能源百万吨级煤制油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煤间接液化项目,代表了国内最新的煤液化技术水平。华电在榆林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甲醇制芳烃的中试,正计划建设工业化示范项目。此外,全市现已初步构建起高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地方煤矿单井年均生产能力整合提升到77万吨以上,兰炭清洁利用成功进入民用领域和国际市场。现已形成聚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甲醇—聚乙烯、聚丙烯,载能—1.4丁二醇,原镁—镁合金压铸件等新型产业循环链条,新增烯烃、陶瓷等8种工业产品。随着我市能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主体的培育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十二五”期间,全市培育科技型企业84家,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家,累计申请专利4896件,授权1941件。

总体上看,榆林能化产业较好,形成了自身特色和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我市能化产品主要集中在甲醇、兰炭、电石等初级产业链上,产业链延伸不够,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不足。煤化工技术的研发体系也没有真正形成,自身的研发能力还不强。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尤其是领军人物还较缺乏,产业在空间上集中度不够,产业的集群发展格局尚未形成,部分化工新材料企业的产品市场拓展和开发受阻等。

二、政府科技创新推动能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一)抓科技项目落实,推动能化产业发展。十二五以来,围绕我市兰炭、金属镁等产业,争取省级科技项目120多项,组织实施市科技项目700多项,为企业争取到项目经费近2亿元。目前,我市20多家企业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3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合作实施科技项目60多项。神木县三江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等共同承担实施的陕西省重大科技专项“洁净兰炭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成套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工作,顺利通过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验收和鉴定。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神木县三江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神木县锦丰源洁净煤科技有限公司和神府经济开发区恒源煤化工有限公司四家企业实施的2015年市科技项目“县域科技重大专项——兰炭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及清洁转化试验示范项目”都按项目计划顺利开展。

(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较为健全。2016年10月,为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榆林市科技局制定并下发了《榆林市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围绕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促进创新载体建设、构建创新型人才体系等任务开展工作,旨在着力构建科技与产业、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三)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不断增加。2012年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支出6315万,占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的0.68%,基本支出2970万,项目支出3345万;2013年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支出6789万,占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的0.67%,基本支出2977万,项目支出3812万;2014年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支出6933万,占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的0.71%,基本支出3097万,项目支出3836万;2015年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支出9488万,占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的0.87%,基本支出3260万,项目支出6228万。随着科技创新投入强度的不断增加,有力的保障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四)政府积极引导鼓励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一是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深入实施了科技型企业培育“333”行动计划,鼓励市内外各类组织和个人在榆创办科技型企业,对新认定的科技型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纳入培育库的企业,根据其销售、成本、利润等因素,由市、县财政给予培育奖励,原则上不超过3年,支持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创新。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加快培育和打造一批占据主导地位、具备先发优势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二是积极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围绕我市煤炭开采及加工产业、以煤为基的新型能化产业、材料加工及装备制造产业和新兴非煤产业这“四大产业集群”,实施“培育、转化、载体”三大工程,促进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市财政根据税务部门提供的企业研发投入情况,给予5%-10%的普惠性财政奖励。优先支持具备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企业研发机构,提高技术自给率,对新认定的国家、省、市级研发机构,当年分别给予经费后补助。支持企业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品牌创新的融合,创造更多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三是大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探索建立高校院所与企业的对接机制,积极组织实施重大产学研合作示范项目,实现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生产经营一体化。以科技成果作价出资在我市创办企业的,其作价份额最高可占注册资本的70%;对购买高校院所技术成果并在本地实施转化的企业,按其年技术成果交易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每年选择5-10户合作基础好、创新氛围浓的科技型企业作为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综合运用无偿资助、产业投资、后补助等多种形式对其产学研合作给予支持。四是鼓励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引导、鼓励、支持能化产业开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科学技术成果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业。对取得科技成果经中试可以进入产业化或直接进入产业化、能较快形成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项目,在市、县科技项目及经费上给予支持,并优先推荐其申报中、省、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帮助企业向上级科技部门争取成果转化项目资金。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科技管理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不强。我市科技系统管理人员匮乏,如榆林市科技局有现有编制15名,下属事业单位生产力促进中心11名,知识产权局8名,靠现有的科技工作者几乎无法保质保量完成调研、申报、检查验收等诸多项目程序。科技人才队伍不够壮大,能起到引领带动作用的科技人才严重不足,无法对接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布局,及时开展适合我市产业发展与提升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二是企业对人才与科技创新重视不够。“人才是第一资源”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力”的理念没有深入人心,企业及企业家受“资源依赖症”影响,不能充分认识到人才与科技的重要作用,舍不得本钱引进和培养人才开展科研活动。三是围绕产业部署创新,围绕创新培育产业工作不够深入。产学研结合不紧,政府和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效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活动的比例较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园区平台承载作用和人才核心作用没能充分发挥。

三、推动科技创新与能化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从探索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入手,找准产业重点,合理规划,将科技创新与能化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市产学研合作一体化模式。

(一)加强煤炭高产高效绿色开采技术集成与示范

支持中省大型企业集团在榆创新创业,支持榆林能源集团、榆林矿业集团等地方煤炭企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大型煤炭开采示范基地。鼓励企业研发并采取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技术,提高资源回采率。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装备煤炭企业,加速煤炭工业化改造进程,逐步提高榆林煤矿安全技术装备和有效开采水平,推动煤炭工业向高产、高效、安全、洁净方向发展。

(二)突破以煤化工为主攻方向的能化产业关键技术

把煤炭的深度转化作为推进能源化工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积极探索面煤制兰炭、兰炭尾气制代用液化天然气、金属镁及镁合金加工的工业化路径,加快煤焦油深加工技术升级和推广,切实在产业升级上取得重大进展。鼓励战略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冶金集团,打造世界绿色镁都。发展煤炭热解、煤制烃类化合物、煤制油、煤制气、煤制醋酸五大产业链,扎实推进中省企业一批重大转化项目,组建多个国家、省级产业技术联盟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攻克煤炭分质利用、低阶粉煤回转热解制取无烟煤等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建设全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基地,进而打造全球一流的煤化工技术创新基地。在煤化工产业有效推进的同时,研究开发以盐及盐化工产品作为中间体的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延长盐化工产业链,推动原盐向纯碱、氯化铵和聚氯乙烯及衍生物转化,实现产品多元化。

(三实现产学研高度耦合的一体化合作模式。定期发布《产学研合作项目指南》,广泛征集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向社会发布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开展科技合作洽谈和技术对接,将产学研合作常态化、制度化。积极推动高校参与各种类型的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鼓励和支持高校、院所依托自身的科技优势,与企业共建特色产业研发基地及科技成果中试基地,持续不断地将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把科技成果转化与金融支持有机结合,将产学研合作链进一步向金融领域延伸。建立政产学研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科研、教育、生产、金融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